主办: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
基本信息: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作者: 巫鸿 朱青生 郑岩 主编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协办: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湖南美术出版社
版次:1
地点:北京,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
印刷时间:2015年7月
时间:2011年9月9 -11日
印次:1
墓葬美术是传统中国历时最久、植根最深的一个礼仪美术传统,无论是时间的持续还是地域的伸延都在世界美术史上无出其右。它也是考古信息最为丰富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系统,其内涵包括了建筑、器物、绘画、雕塑、装饰、葬具、铭刻书法以及对身体的处理。在大量考古材料的支持下,对中国古代墓葬美术的研究在近年内得到蓬勃开展,在宏观和个案的分析上都作出了不少成绩,同时也出现了对研究和解释方法的强烈兴趣。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中外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和讨论的平台,既鼓励对重要历史性问题的切实的研究和考证,也提倡对于多种研究方法的思考和讨论,以促进这个学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ISBN:9787535672988
会议地点:
内容简介:
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
这本论文集是2013年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召开的第三届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一个成果。这次会议由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与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三家主办, 由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与湖南美术出版社协办。作为一系列“双年会议”中的第三场, 这次会议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中外学者建构一个学术平台, 围绕着“墓葬美术”这一主题进行持续的交流和讨论。出于这个目的, 会议采取了对不同学术传统兼容并包的态度, 既鼓励对考古个案的缜密研究和对历史源流的宏观思考, 也提倡对研究和解释方法的认真探讨, 同时对 “墓葬美术” 的概念也做了广义的界定, 它不仅包括墓葬出土的艺术品, 而且涵盖了墓葬的整体设计, 墓葬中不同视觉和物质形式的配置, 墓葬所反映的礼仪、宗教和文化因素以及墓葬的发现和研究史。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文化大厦第20层
目录
无形的微型:中国艺术和建筑中对灵魂的界框 巫鸿
发现“宫臧”作品——对秦始皇陵一批陶俑的新认识 张卫星
“天门”寻踪 李清泉
仙马、天马与车马:汉镜纹饰流变拾遗 曾蓝莹
南阳汉画画面描述所用的术语与专词 朱青生
小横山南朝画像砖墓管窥 韦正
洞房石室与珉床雕户——关于北朝墓葬与佛教窟龛关联的思考 吴贵兵
波士顿美术馆藏北魏孝子石棺床的复原和孝子图像研究 徐津
陵寺在高句丽、百济陵寝制度中的性质与特征——以与中国南北朝陵寺的比较为中心 梁银景
高句丽墓葬建筑与装饰所体现的祖先崇拜 朴雅林
试论唐墓壁龛与它的丧葬礼仪的功能 刘昭慧
“恒在”中的葬仪:宋元时期中原墓葬的礼仪时间 洪知希(Jeehee Hong)
门窗、桌椅及其他——宋元砖雕壁画墓的模式与传统 刘未
夕阳西下——读兴县红峪村元代武庆夫妇墓壁画札记 郑岩
四川东、北地区清代墓碑建筑考察报告 罗晓欢
中国人民大学东门往北走200米
与会者与发言题目(按发言顺序):
1.古物:以玉琮为例
苏芳淑(Jenny So)
香港中文大学美术系
简历: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2001年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艺术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主要教授青铜器史、玉器史及艺术史学方法, 亦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
2002年起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近年主要研究史前和青铜时代的考古艺术。近年主要研究史前和青铜时代的考古艺术。
2 墓室壁画的发源地再议
黄佩贤(Marianne P Y WONG)
香港城市大学
简历: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哲学硕士,主修中国美术史。
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主修中国美术及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主修中国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助教、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研究助理、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中国绘画史课程讲师、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美术及考古系助教。
1999年起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3 汉帝国及其北方邻国:异域魅惑
Jessica Rawson (杰西卡·罗森)
牛津大学
简历:
著名考古学家,汉学家,现为牛津大学副校长,牛津大学墨顿学院院长,英国学术院院士,高级英帝国女勋爵士。任教于牛津大学东方学院及考古学院。
她的学术研究覆盖中国艺术和考古的各个领域,对汉代宗教与信仰的发展及其在汉代墓葬中的表现等方面有着特殊的研究兴趣,她的研究还涉及中国古代青铜器、陶瓷与纺织品的装饰与制造。
4 河南淮阳北关1号汉墓残画像石及相关问题
杨爱国(Yang Aiguo)
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
5 冥间鬼怪:战国和秦汉过渡期图像观的变化
来国龙(Guolong Lai)
简历: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艺术与艺术史系助教授
6 交通幽明--西汉诸侯王墓中的祭祀空间
施杰(Shi Jie)
芝加哥大学
7 汉墓穹窿顶研究
Lukas Nickel(倪克鲁)
伦敦大学
简历:
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院;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艺术史与考古系。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
8 重访楼阁
缪哲(Miao Zhe)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中心
简历: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1986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国内著名中西艺术史学者。
译有《瓮葬》、《钓客清话》、《塞耳彭自然史》、《美洲三书》等作。
9 从中国到埃及:理解异族人葬礼
Sascha Priewe(裴严华)
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中国藏品主管、韩国藏品协调主管。
10 关于北魏石棺床图像与功能的再思
林圣智(Lin, Sheng-chih)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简历:
台湾中央研究院助研究员
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日本京都大学美术美学史博士
研究领域:中国美术考古、中国绘画史
论文:
〈明代道教图像学研究:以《玄帝瑞应图》为例〉,《美术史研究集刊》6 (1999):133-191。
〈北朝时代における葬具の图像と机能─石棺床围屏の墓主肖像と孝子传图を例として─〉,《美术史》154 (2003):207-226。
11 日本古坟壁画中的四神与十二支像——以高松冢、龟虎古坟为中心
百桥明穗(Donohashi Akio)
神户大学
简历:
日本东京大学博士
现为神户大学文学部著名教授、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特邀研究员。
主要从事日本东洋美术史、日本古代佛教绘画史、中国佛教美术史、中日文化比较史等研究工作,发表诸多研究成果。
12 隋唐墓出土的“古镜”——兼论隋唐铜镜图文的复古问题
范淑英(Fan Shuying)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简历:
1999年-2002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现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教授
2010年1月:任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主任,课程:美术考古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与美术
著作:
《唐墓壁画珍品选粹·章怀太子墓壁画》文物出版社2002年
《唐墓壁画珍品选粹·懿德太子墓壁画》文物出版社2002年
《唐墓壁画珍品选粹·新城、房陵、永泰公主墓壁画》,文物出版社2002年
13 石椁线刻与粉本的形成方式——唐陵墓壁画图像来源的探讨
徐涛(Xu Tao)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14 墓主夫妇“开芳宴”与唐宋墓葬风气之变
李清泉(Li Qingquan)
广州美术学院
简历:
2001~2002年间,任美国国家美术馆视觉艺术高等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2002年、2005年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亚洲艺术研究中心进行访问研究。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
15 宝山辽墓三题
巫鸿 (Wu Hung )
芝加哥大学
简历:
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
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受聘支持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
2000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代表作: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礼仪中的美术》
15:45-16:15
16:15-16:30 评议、讨论 Discussion
16论“半启门”
郑岩(Zheng Yan)
中央美术学院
简历: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与美术考古,开设有《考古学概论》、《中国美术考古学》等课程。
专著: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2002);《中国表情》(2004);《山东佛教史迹》(第一作者,2007);《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第二作者,2007);《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第一作者,2007)。
18 全真艺术与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的衰落
王玉冬(Wang Yudong)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
简历:
芝加哥大学美术史博士,现任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 明清帝陵的石供桌
姚进庄(Josh Yiu)
西雅图美术馆、福斯特基金会
简历:
美国西雅图艺术博物馆中国部主任;
牛津大学中国艺术史博士。
20 汉画作为“图”的八种意义
朱青生(LaoZhu)
北京大学
简历: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所长;《中国汉画研究》主编;现正主持汉画总录编辑工作。
总结:杰西卡·罗森
本文由银河棋牌娱乐中心发布于银河平台娱乐网,转载请注明出处: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二届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国